以下文章来源于BioMed科技 ,作者BioMed科技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我国每年高达1%的新生儿患有此病。先天性心脏病常表现为心脏结构缺损,介入封堵术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缺损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传统介入封堵器由镍钛合金和PET无纺布等不可降解材料制备,植入患者心脏缺损部位后永久存在,有可能引起组织磨损、过敏、传导阻滞等各种远期并发症,阻碍儿童心脏的正常发育,严重时甚至需要开胸手术取出。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团队、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共同研发的全降解室缺封堵器2022年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全降解室缺封堵器,这是在张兴栋院士指导下利用“全降解+组织诱导再生”理念在心血管器械研发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研究突破。
近期,团队在生物材料领域顶级期刊Biomaterials上详细报道了他们在全降解封堵器研究方面的突破性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团队根据人体组织修复周期和心脏缺损处的血流动力学环境,结合可降解材料降解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动态变化规律,在不外加活性细胞或生长因子的情况下,通过材料自身分子结构、三维微孔结构、降解周期等的精细调控,设计出降解过程中动态力学支撑性能与组织再生修复性能良好匹配的全降解封堵器。在保证先天性心脏缺损封堵成功的同时,封堵器一年后完全降解,无异物残留,心脏缺损部位组织修复完全,避免了传统金属封堵器植入后永久存留于体内有可能带来的远期并发症,最终实现“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的健康理念 (图1)。
图1.全降解封堵器植入后的功能阶段。在物理封堵阶段(0-3个月),封堵器的主要功能是锚定在缺陷周围组织上,实现良好的即刻封堵,同时可作为引导细胞初始粘附的支架。再生阶段(0-6个月)表现为炎症反应介导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组织生长。吸收阶段(3-12个月)表现为在新生组织成熟后,全降解封堵器开始降解,并逐渐被周围组织吸收。
该全降解封堵器由框架、阻流膜、成型环、成型线和拉线器五个组件组成(图2)。框架采用具有较高模量和部分形状记忆能力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DO)制备,针对聚合物纤维力学性能较低的问题,通过优化编织结构和热成型处理工艺,获得能够适应心脏缺损部位血流压力且具有良好锚定能力的封堵器框架,体外疲劳实验显示该框架可维持至少3个月的力学支撑性能(图3)。
图2.全降解封堵器的结构及制备
图3.全降解封堵器的疲劳性能。
同时为了弥补聚合物框架形状恢复能力不足的缺陷,独创了单向成型环锁定结构,实现了封堵器两盘面的机械互锁,显著提升了封堵器的形状恢复能力,与现有形状记忆镍钛合金封堵器相当。阻流膜采用多孔聚乳酸材料制备,其多孔性不仅赋予阻流膜柔软的力学性能以便于压握,同时有利于诱导细胞和组织生长,多孔性和适中的分子量可确保阻流膜在12个月左右完成降解。大量动物植入实验表明,该封堵器可在1个月内实现组织覆盖,3个月组织成长成熟,12个月后完全降解吸收(图4)。在长达24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心脏封堵完全,无血栓和残余分流发生,心脏功能正常。
图4.全降解封堵器植入犬体内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的H&E染色切片。
刊文原链接:
Copyright © 2021, Scientech Medical. All rights reserved.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8238号沪ICP备20210174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1-0163